山东泺海律师事务所,欢迎您!
工作时间:工作日 9:00—18:00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News Center

提供法律行业一线新闻资讯,为法律事业保驾护航

小米SU7自动泊车故障事件的法律分析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来源:   作者:

一、事件回顾与事实梳理

  2024年11月14日中午至15日凌晨,全国范围内多名小米SU7标准版车主在停车过程中发现自动泊车功能出现故障。这些故障导致车辆在泊车时无法准确识别障碍物,进而发生撞击墙壁或柱子的严重事故。据初步统计,受影响的车辆数量已达70多辆。

       在这些事故中,车主们普遍反映,车辆的倒车雷达未能及时识别出障碍物,同时防撞预警系统也未发出警报。此外,撞击发生后,自动泊车程序并未立即停止,导致车辆继续给油,加剧了损伤程度。

二、法律分析与责任认定

  从法律角度来看,本案涉及产品质量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违约责任等多个方面。

  1.产品质量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的质量负责。本案中,小米SU7自动泊车功能的故障显然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小米公司作为生产者,应对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2.消费者权益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以及安全保障权等基本权利。在本案中,小米公司未能确保其产品的安全性能,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同时,小米公司在故障发生后虽积极回应并承担责任,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和透明度仍有待加强。

  3.违约责任

       基于消费者与小米公司之间的购车合同关系,小米公司有义务提供符合约定质量的产品。自动泊车功能的故障显然违反了合同约定,小米公司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三、小米公司的应对措施与不足

  面对此次事件,小米公司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首先,承认故障系系统BUG所致,并愿承担全部维修费用;其次,提供积分补偿作为维修期间的出行补贴。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的损失和不满。

  然而,小米公司的应对仍存在以下不足:

  1.信息沟通不及时

       在故障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小米公司未能及时向公众通报详细情况,导致消费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产生焦虑和不满。这种信息沟通的滞后不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

  2.补偿方案不够全面

       虽然小米公司提供了维修费用和积分补偿,但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这些补偿可能并不足以弥补实际损失。例如,车辆因撞击导致的价值贬损、误工费用等并未得到充分考虑。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

  面对类似事件,消费者可采取以下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消费者可首先尝试与小米公司进行协商,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协商过程中,消费者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购车合同、维修记录、发票等。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若协商无果,消费者可请求当地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消费者协会将根据双方意愿进行调解,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向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消费者还可向相关行政部门如市场监管局等投诉举报小米公司的违法行为。行政部门将依法对小米公司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4.提起民事诉讼

       当其他途径均无法解决问题时,消费者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小米公司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消费者应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

五、对小米公司的建议与展望

  针对此次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小米公司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产品质量控制

       小米公司应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管和控制,确保每一件出厂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

  2.提升售后服务水平

       小米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确保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

       小米公司应积极与消费者保持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六、结语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提高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应保持冷静理性,及时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选择合适的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同时,我们呼吁广大汽车制造企业应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关,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安全性能和质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发展。

  回顾此次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自动驾驶、智能泊车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虽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体验,但也潜藏着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汽车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确保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能和质量水平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期望。同时,还应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2024-11-18    56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ZBHD0123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